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中藥材庫 > 正文
紫珠(中藥材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(wǎng)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(nèi)容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。

紫珠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、白棠子樹Callicarpa dichotoma (Lour.) K. Koch、華紫珠Callicarpa cathayana H. T. Chang、老鴉糊Callicarpa giraldii Hesse ex Rehd.的葉。7-8月采收,曬干。杜虹花葉主產(chǎn)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廣西、廣東等地;白棠子樹葉產(chǎn)于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廣東等地;華紫珠葉產(chǎn)于江蘇、江西、廣西、廣東、貴州、云南等地;老鴉糊葉產(chǎn)于福建、浙江、貴州、江西、湖北、江蘇、安徽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
  • 中藥名稱紫珠

  • 中藥學名(拉丁名)FOLIUM ET CAULIS CALLICARPAE

  • 別 名紫荊、紫珠草

  • 所屬功效類止血藥

  • 馬鞭草科

  • 分布區(qū)域杜虹花葉主產(chǎn)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

來源

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、白棠子樹Callicarpa dichotoma (Lour.) K. Koch、華紫珠Callicarpa cathayana H. T. Chang、老鴉糊Callicarpa giraldii Hesse ex Rehd.的葉。(《中藥大辭典》)
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、紫珠C.bodinieri H. Leveille、白毛紫珠C. candicans(N. L. Burman)Hochreutiner或白棠子樹C.dichotoma (Loureiro) K. koch的干燥地上部分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分布產(chǎn)地

杜虹花葉主產(chǎn)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廣西、廣東等地;白棠子樹葉產(chǎn)于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廣東等地;華紫珠葉產(chǎn)于江蘇、江西、廣西、廣東、貴州、云南等地;老鴉糊葉產(chǎn)于福建、浙江、貴州、江西、湖北、江蘇、安徽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
入藥部位

莖木、葉

采收加工

7-8月采收,曬干。(《中藥大辭典》)
春、夏、秋季割取地上部分,洗凈,干燥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藥材性狀

杜虹花葉:多皺縮卷曲,有的破碎。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,長4-19cm,寬2.5-gcm;先端漸尖或鈍圓,基部寬楔形或鈍圓,邊緣有細鋸齒,近基部全緣,上表面灰綠色或棕綠色,在放大鏡下可見星狀毛和短粗毛,下表面淡綠色或淡棕綠色,被棕黃色分枝茸毛,主脈和側(cè)脈突起,側(cè)脈8-12對,小脈伸入齒端;葉柄長 0.5-1.5Cm。嫩枝灰黃色,有時可見細小白色點狀的皮孔。氣微,味微苦澀。
白棠子樹葉:完整葉片呈倒卵形或披針形,長2-6cm,寬1-3cm;先端急尖或尾狀尖,基部楔形,邊緣中部以下具數(shù)個粗鋸齒,上表面粗糙,下表面無毛,密生細小黃色腺點,側(cè)脈5-6對;葉柄較短,長約0.5cm。
華紫珠葉:完整葉片呈橢圓形或卵形,長4-8cm,寬1.5-3cm;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邊緣密生細鋸齒,兩面近于無毛,有顯著的紅棕色腺點,側(cè)脈5-7對,在兩面均稍隆起,細脈和網(wǎng)脈下陷;葉柄長0.4-0.8cm。
老鴉糊葉:完整葉片呈寬橢圓形至被針狀長圓形,長5-15cm,寬2-7cm;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狹楔形,邊緣有鋸齒,上表面黃綠色,稍有微毛,下表面淡綠色,疏被星狀毛和細小黃色腺毛,側(cè)脈8-10對,主脈、側(cè)脈和細脈在葉背均隆起;葉輛長1-2cm。(《中藥大辭典》)

杜虹花:本品莖呈圓柱形,多分枝,直徑0.5-0.8cm。表面灰棕色,小枝葉柄密被灰黃色星狀毛;質(zhì)脆,易折斷,斷面髓部明顯。單葉對生,葉柄長1-2.5cm。葉片皺縮,有的破碎,完整者展開后呈卵狀橢圓形。邊緣有鋸齒,上表面灰綠色或棕綠色,被星狀毛或短粗毛;下表面淡綠色或淡棕綠色,主、側(cè)脈突起。背面密被灰黃色星狀毛和細小黃色腺點。聚傘花序腋生,果實近球形。氣微,味淡。 
紫珠:葉片皺縮,有的破碎,完整者展開后呈卵狀長橢圓形至橢圓形;頂端漸尖,基部楔形,上面有細毛,背面密被星狀柔毛;兩面有喑紅色細粒狀腺點;葉柄長0.5-1cm。
白毛紫珠:小枝四棱形,密生灰白色星狀柔毛。葉片完整者展開后呈卵狀橢圓形,表面無毛,干后黑褐色,背面密生灰白色星狀柔毛,葉柄長1-2cm。
白棠子樹:葉倒卵形,頂端急尖,基部楔形;邊緣僅上半部具數(shù)個粗鋸齒,背面無毛,密生細小黃色腺點;葉柄極短,不超過5mm。聚傘花序在葉腋的上方著生,花序柄約1cm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性味歸經(jīng)

苦、澀,涼。(《中藥大辭典》)
苦、澀,平。歸肺、胃經(jīng)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藥材功效

收斂止血,清熱解毒。(《中藥大辭典》)
止血散瘀,除熱解毒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藥材主治

主治咯血,嘔血,衄血,牙齦出血,尿血,便血,崩漏,皮膚紫癜,外傷出血,癰疽腫毒,毒蛇咬傷,燒傷。(《中藥大辭典》)
用于衄血,咳血,胃腸出血,子宮出血,上呼吸道感染,扁桃腺炎,肺炎。外用治外傷出血,燒傷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用法用量

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,鮮品30-60g;或研末,1.5-3g。每日1-3次。外用:鮮品搗敷;或研末撒。(《中藥大辭典》)
3-10g。外用適量,研末敷患處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貯藏保存

置通風干燥處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藥材鑒別

(1)本品莖的橫切面:杜虹花 表皮細胞一列,類方形,外被角質(zhì)層。木栓層細胞數(shù)列,排列整齊。皮層由數(shù)列橢圓形細胞組成,細胞呈棕黃色,中柱鞘纖維排列成斷續(xù)環(huán)狀。韌皮部纖維束大小不等,切向排列。形成層不明顯。木質(zhì)部導管多單個徑向排列成行。木纖維發(fā)達,木射線寬1-2列細胞;髓周細胞1-3列,細胞壁增厚,髓中為多邊形的薄壁細胞組成。 紫珠 組織特征基本同杜虹花。 白毛紫珠 表皮細胞多已脫落,中柱鞘纖維及韌皮部纖維束較大,木質(zhì)部導管多數(shù)個相聚排列,部分薄壁細胞含棕色物。 白棠子樹 木質(zhì)部導管排列較密集,韌皮部部分薄壁細胞顯紫色。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水30ml,加熱回流1小時,放冷,濾過。濾液供下列試驗: ①取濾液1ml,加2%三氯化鐵乙醇溶液1-2滴,稍振搖,溶液即顯藍綠色熒光。 ②取濾液10ml,蒸干,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。取甲醇液1ml,加鹽酸4-5滴,再加鎂粉少量,水浴加熱4-5分鐘,溶液顯紅棕色;另取甲醇液滴于濾紙上,置紫外光燈(365mm)下觀察,斑點顯天藍色熒光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中藥配伍

①治腸胃出血:干紫珠葉末三至五分。調(diào)冷開水,每四小時服一次;繼用紫珠末二錢,水煎,代茶常飲。
②治咯血:干紫珠葉末五至七分。調(diào)雞蛋清,每四小時服一次;繼用干紫珠葉末二錢,水煎,代茶常飲。
③治衄血:干紫珠葉二錢。調(diào)雞蛋清服;外用消毒棉花蘸葉末塞鼻。
④治創(chuàng)傷出血:鮮紫珠葉,用冷開水洗凈,搗勻后敷創(chuàng)口;或用干紫珠葉研末敷滲,外用消毒紗布包扎之。(①方以下出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⑤治跌打內(nèi)傷出血:鮮紫珠葉和實二兩,冰糖一兩。開水燉,分二次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⑥治一切咽喉痛:取鮮紫珠葉一兩。洗凈,水二碗,煎一碗服,或煎做茶常服。(《閩東民間草藥》)
⑦治拔牙后出血不止:用消毒棉花蘸紫珠葉末塞之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⑧治赤眼:取鮮紫珠草頭一兩,洗凈切細,水二碗,煎一碗服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
中藥炮制

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(zhì),殘留枝梢及枯葉,搶水洗凈,切絲,曬干。(《中藥大辭典》)
洗凈,切段,干燥。(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》)

藥理作用

1.止血作用:紫珠(杜虹花)水煎液給小鼠灌胃,凝血時間和出血時間縮短,血小板計數(shù)增高
2.抗氧化作用:紫珠(華紫珠)水溶液體外抑制大鼠離體肝臟脂質(zhì)過氧化。小鼠灌胃紫珠水溶液提高血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力(《中藥大辭典》)

道地性

非道地

相關(guān)論述

1.《本草拾遺》:解諸毒物,癰疽,喉痹,毒腫,下瘺,蛇虺蟲螫,狂犬毒,并煮汁服;亦煮汁洗瘡腫,除血長膚。
2.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活瘀,止血,消炎,解郁。
3.《浙江中藥資源名錄》:治脾虛,退熱。研末搽皮膚癢痛,又殺蟲。
4.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對食道靜脈出血,腸胃潰瘍出血,鼻出血,創(chuàng)傷傷出,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。
5.《閩東本草》:治崩漏帶下,惡寒發(fā)熱。

原標題:紫珠
詞條標簽:白棠子樹紫珠

  • 來源來源
  • 分布產(chǎn)地分布產(chǎn)地
  •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
  •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
  •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
  • 性味歸經(jīng)性味歸經(jīng)
  •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
  •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
  •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
  •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
  •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
  •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
  •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
  • 藥理作用藥理作用
  • 道地性道地性
  • 相關(guān)論述相關(guān)論述